找到相关内容333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慧明禅师甘露(2)

    如来弟子。   大家当知,一切善恶因果之源,起于心念。故念凡即凡,念圣即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心念因果,岂不大哉!大家修此心地法门,不但要明白因果的利害,且应...堕落。吾人所学心地法门,即大乘无相法门,必持‘心地无非’之戒,否则不但堕落,而且即身着魔。复次,小乘身戒,偏重于相;大乘心戒,不住于相。偏重于相者易见,不住于相者难知。唯其难知,愈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952005.html
  • 敦煌遗书中现存的《坛法仪则》[1]

      敦煌遗书中现存的《坛法仪则》[1]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侯 冲  敦煌遗书中的《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如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秘法...研究价值及相关文献资料等专题的讨论,容另文再作探析。  《坛法仪则》全称《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如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秘法戒坛法仪则》或《金刚...

    侯 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4960096.html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第十》读后感(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第十》读后感(二)  本文荣获九十三学年度慈航导师奖学金  ◆ 许胜雄   贰、“心地微妙法门”释义  四祖道信禅师...中心根本,如果不从有情著眼,而从宇宙或社会说起,都不能把握佛法真义圁,令有情觉悟乃世尊悲怀。  心地法门者,参学之根本。心地者何?如来大觉性。由无始一念颠倒,认物为己。贪欲炽盛,流浪生死。觉照昏蒙,无明...

    许胜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3550647.html
  • 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

    一起,而说本经有三宗。(1)本宗,那就是直属禅宗,因为本经称为心地法门,心的意思就是禅宗的宗,此在《坛经》就有“说通与心通”之  -----------------------------------...应该是平辈。  《顺朱》的内容也是从《梵网经》卷上开始,因为卷上的内容是说明介绍菩萨发心到成佛为止的四十个位置,亦即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十地心。《梵网经》之所以称为心地法门,就是从这四十个法门...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452907.html
  • 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三)

    心地法门,你们听了这么久,不知是否有所领悟?“爱”由“受”而来,能“不爱”之后,更推溯其因,而于“受门”修“不受”,如何修不受呢?当有“受”产生时,便要立刻“觉知”而“不贪此受”,如此即能达到所谓“受而下受”。譬如打坐时,若身、若心产生任何顺意愉悦的感受,乃至念经念到生起法喜时,即应马上“觉知”,不去贪享此受,即于此三号受”而修“舍”。如此修行,才是修无上心地法门,否则仍是困于“有相”之中。“不受而...

    成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5264493.html
  • 学佛务从根本上着手

      学佛务从根本上著手,否则尽是外道魔业,反加生死,入手即须谨防,此责任全在于师,不可因其初学而误之也。根本者,心地法门也,宗下直证法之可贵,在使学人勿远绕圈子,直下荐取,说悟就悟。本来众生是...利钝问题,于法无顿渐也。迷在自心,悟亦在自心,成佛成众,亦在自心,入生死,出生死,亦在自心。离自心更有何事可说,离自心而谈宗说教,正如画饼充饥,万年不饱。故知心地法为根本也。   学佛只是学成个佛的...

    王骧陆居士

    |学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1102123648.html
  • 深秋拜大悲忏

    咒的心得: 日常生活要“孝敬父母,奉侍师长”; “受人点滴之恩,当知涌泉相报”;此外还要以万分恳切、谦卑、恭敬的心来持咒、待人。杨居士的提示全然未用高深字眼,却极富哲理,是最平实切要的心地法门;将“...百花齐放,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很多行者徘徊于大小密乘种种法门中,觉得每个法门都好;因为有太多可以选择,反而觉得四顾茫然;但,一个人不论修什么法,让心静止下来面对自己,恳切省察自己、忏悔业障,恐是迈向寻求...

    翁海晴

    |观世音|大悲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09440126787.html
  • 论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断无明之实性,因无明实性即是佛性。又佛法中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仁者所说最后是念灭,未知出于何经?  四、著书选论和随分弘化问题  仁者本人在心地法门上,虽曾用功,亦有一定的悟境和...

    徐恒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2239229.html
  • 所谓无相

    也称《菩萨戒经》,二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据僧肇序,此仅是原经的一品,“专明菩萨行地”,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此经主要内容是讲大乘修行者应当遵守的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然而上卷和下卷的前面有相当的篇幅是讲述大乘心识思想的。经文宣说“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菩萨成佛要经历四十个阶次,即在修持“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之后,进入“十地”,最后才能成就佛的果位。其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1639374.html
  • 回忆涤华禅师

    ,纵然不能了悟心地法门,你也必须要盘起双腿来坐在禅堂里!……"  此后,我将禅师的教诲铭记心中,坚持坐禅,后来因此也略微得了些体会……  禅师和我说过,他开写《金刚经注解》一书,是得到韦陀菩萨开许的。...

    禅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1242340.html